如何进行输尿管的取管操作

2025-04-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取管操作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医疗过程,通常用于将放置在输尿管内的支架管(如双J管)取出。此操作一般由专业医生在无菌环境下完成,流程规范、操作精细,以确保患者安全。以下是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

确定适应症:需确认患者输尿管内支架管已完成预期作用,例如改善引流或解除梗阻。

检查排除禁忌症:如尿路感染未得到控制或患者有严重凝血障碍等情况,应暂缓操作。

无菌处理:患者需进行局部清洁,并确保手术室设备与器械的无菌状态。

麻醉方式:多数情况下采用局部麻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轻微镇静辅助。

2.操作步骤

体位调整:患者通常采用膀胱镜检查时的截石位,便于医生观察尿道和膀胱内部结构。

放入膀胱镜:由医生小心地将膀胱镜插入尿道并进入膀胱腔内,以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定位支架管:通过膀胱镜观察支架管的尾端位置,确认其可被顺利夹持。

使用抓钳取出:借助专用抓钳或其他工具,将支架管尾端稳固夹住,然后缓慢拉出。整个过程需注意力度和角度,以免造成尿道或输尿管损伤。

判别完整性:支架管取出后应仔细检查,确保其结构完整无断裂。

3.术后护理

排尿监测:确保患者术后能正常排尿,无明显疼痛或不适。

感染预防:术后可能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尿路感染发生。

健康指导:建议患者短期内多饮水,加强尿液冲洗以保持尿路通畅。

该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完成,且应在医院条件下进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