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无菌性前列腺炎

2025-02-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无菌性前列腺炎可以通过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关键在于区分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

1.症状表现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伴有较为明显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表现,以及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道口流脓等泌尿系统症状。有些患者可能感到会阴部或下腹部疼痛。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较轻,可出现反复发作的会阴部隐痛、尿道灼热感、尿频、尿急等,同时可能伴有性功能障碍或精液异常的情况。

无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多以会阴、下腹或腰骶部持续不适为表现,排尿症状较轻,可能没有显著的系统性症状。

2.实验室检查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尿液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尿培养和血培养可检测出致病菌。前列腺液检查不宜进行,以避免引起菌血症或感染扩散。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采用“4杯法”或“2杯法”采集尿液和前列腺液标本,通过显微镜检查和培养明确是否存在病原体。典型表现为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培养结果阳性。

无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但培养无病原体生长,需除外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前列腺回声可能提示结构异常,而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时超声可能显示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

磁共振成像:可用于评估疑似前列腺脓肿或严重慢性前列腺炎是否存在解剖学改变。

CT扫描:通常仅在怀疑感染蔓延至周围组织时使用。

4.辅助诊断

急性炎症时,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前列腺癌、膀胱结石或神经源性膀胱等。

准确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尤其注意在采集样本时避免污染,确保诊断的可靠性。同时区分细菌性感染和无菌性炎症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