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女性中更为普遍。泌尿系感染可引起膀胱、尿道等部位发炎,从而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这类感染通常还伴有疼痛、频尿、尿急等症状。
2.肾结石:肾结石可以引起尿路损伤,从而导致出血。小结石可能自行排出体外,但较大的结石则可能需要医疗干预。肾结石通常会引起剧烈的腰痛和腹部不适。
3.膀胱或肾脏肿瘤:尽管相对罕见,但膀胱癌或肾癌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这种情况常常没有明显疼痛,但需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年长者中更为常见。
4.外伤:任何形式的外部创伤,如摔倒、车祸等都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受损,从而引起出血。有时这种出血可能是内伤的一部分,需及时就医确认。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物(华法林等)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如果近期开始使用新药,且发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咨询医生。
6.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疾病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血液。这类疾病通常伴有其他出血症状,如皮肤淤青、牙龈出血等。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早就医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诊治,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