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疼痛评估:癌痛患者应首先进行详细的疼痛评估,以确定疼痛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评分法(NRS)等。
2.三阶梯止痛原则: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原则是癌痛治疗的重要指导。第一阶梯为非阿片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第二阶梯为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或曲马多;第三阶梯为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芬太尼。
3.持续用药与按需用药结合:对于持续性疼痛,应定时服用长效止痛药物,如长效吗啡或控释片剂。同时,可配合短效止痛药物用于突发性强烈疼痛的缓解。
4.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和剂量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年龄、肝肾功能、已有的并发症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5.副作用管理:阿片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便秘、恶心、呕吐等,需同时予以预防和处理。常规给予通便药、防呕吐药等辅助治疗。
6.心理支持:心理因素在癌痛管理中起重要作用,适当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
7.多学科协作:癌痛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肿瘤科、麻醉科、心理科等,共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合理的药物使用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癌痛,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