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2024-12-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病情分析: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用于快速恢复大脑供血的医学技术,通过机械方法去除血栓,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尤其适用于大血管闭塞引起的脑梗死。

1.时间窗:血管内介入治疗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6小时内进行,部分情况下这个时间窗可以扩展到24小时。这是因为超出此时间窗后,受损脑组织将不可逆地坏死,治疗效果显著下降。

2.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大动脉闭塞引起的严重急性缺血性卒中,包括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等部位的血栓形成。

3.手术方法: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和支架型取栓器引入血管系统,直至堵塞处,然后通过这些器械捕捉并取出血栓,使血流重新通畅。还可以结合溶栓药物增强疗效。

4.疗效与风险:研究表明,及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功能恢复率。但是,风险包括术中血管损伤、出血及术后再狭窄等并发症。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患者。

这种治疗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但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