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疫苗:
主要用于暴露后预防,即在被疑似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使用。
接种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针对狂犬病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抗体来中和病毒。
通常接种程序包括多次注射,如在被咬后的第0、3、7、14和28天各进行一次注射。
2.抗狂犬病血清:
含有即刻起效的抗狂犬病病毒抗体,提供短期的被动免疫保护。
尤其适用于高风险暴露的人群,如深度和严重的咬伤、咬伤部位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等情况。
常与狂犬疫苗联合使用,以确保在身体产生自身免疫力前就能有效抵御病毒。
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共同合作,形成快速和长期的双重保护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狂犬病发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