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病疫苗:在暴露后,即使已经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通过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极大地降低发病风险。接种程序通常包含数次注射,以确保身体产生足够的抗体。
2.免疫球蛋白:对于高风险暴露者,特别是在面部、颈部或手部等高危区域被咬伤时,除了疫苗外,还可能需要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中和病毒,使其失去活性,为机体赢得时间以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3.动物控制与管理:通过对家养宠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以及控制野生动物数量,可以有效减少人类感染狂犬病毒的机会。许多国家通过立法要求宠物定期接种疫苗,并设立流浪动物管理机制,以控制狂犬病毒的传播。
4.提高公众意识:教育民众如何识别和避免潜在的狂犬病毒感染风险,以及如何在暴露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也有助于降低狂犬病的发生率。
尽管尚无直接针对狂犬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但结合接种疫苗、使用免疫球蛋白及提升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在被疑似狂犬病毒携带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