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早期研发历史:1885年,巴斯德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种弱化的狂犬病病毒来免疫一名被狗咬伤的男孩,这标志着狂犬病疫苗的发明。这种原始疫苗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反复传代减弱病毒毒性获得的。
2.疫苗类型:现代狂犬病疫苗主要包括细胞培养疫苗和胚胎鸡蛋疫苗。细胞培养疫苗使用不同的人或动物细胞系来培养和减毒狂犬病毒,如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疫苗。胚胎鸡蛋疫苗则通过在受精鸡蛋中培养病毒生产疫苗。
3.疫苗生产过程:
病毒株选择与培养:首先选择合适的狂犬病毒株,并在特定的细胞系或胚胎鸡蛋中进行培养。
灭活:通过化学方法(如β-丙内酯)对活病毒进行灭活处理,以确保其不具备致病能力。
纯化与浓缩:使用离心、过滤等技术去除杂质并浓缩灭活后的病毒颗粒。
配制与检测:将纯化后的病毒颗粒与佐剂等物质混合,制备成最终的疫苗产品,并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测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4.安全性与效果:现代狂犬病疫苗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在接种后,人体能够产生足够的抗体水平,对未来暴露于狂犬病毒提供保护。全球使用的狂犬病疫苗都经过临床试验验证其在预防狂犬病方面的有效性。
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狂犬病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为人类提供了有效的狂犬病防护手段。在使用疫苗时仍需注意按照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进行接种和处置可能的疫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