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巴氯芬:巴氯芬是一种γ-氨基丁酸B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脊髓内的单突触和多突触反射弧,从而降低肌肉张力。常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等引起的痉挛状态。
2.苯二氮䓬类药物:地西泮是其中一种经典药物,具有中枢镇静作用,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A受体的功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降低肌肉张力。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
3.丹曲林钠:丹曲林钠直接作用于骨骼肌细胞,抑制钙离子从肌质网释放,从而降低肌肉收缩能力,减少肌张力。主要用于恶性高热和脊髓损伤所致的痉挛。
4.利鲁唑:利鲁唑是一种谷氨酸拮抗剂,能够减弱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从而降低肌张力。常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辅助治疗。
5.毒扁豆碱:毒扁豆碱通过阻断周围神经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使得肌肉不能正常收缩,达到降低肌张力的效果。多用于局部肌肉痉挛的治疗。
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嘱,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如嗜睡、头晕、乏力等,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