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清洁:每天用温开水和中性肥皂清洗造瘘管周围皮肤,确保干燥。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的清洁剂,以免引起皮肤过敏或损伤。
2.消毒:每次更换敷料前后需要进行双手消毒。可选用医用酒精或其他专业消毒液对双手进行彻底清洗,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3.更换敷料:通常建议每天或根据医生指示更换造瘘管周围的无菌敷料。检查敷料是否有渗漏、变色等情况,及时处理,以防感染。
4.观察尿液:定期检查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量。正常情况下,尿液应为透明淡黄色,无明显异味。如发现尿液浑浊、带血或出现异常气味,应及时就医。
5.保持通畅:确保造瘘管不被扭曲或压迫,以防尿流不畅。定期轻轻挤压导管部分,确保内部没有结块或堵塞。
6.定时排空尿袋:尿袋满时需及时排空,一般建议在尿袋容量达到三分之二时进行。排空时应注意卫生,先将尿袋出口消毒,再小心排放尿液,避免污染。
7.避免剧烈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免拉扯造瘘管或造成意外脱落。同时,睡觉时选择合适的位置,避免压迫造瘘管。
8.定期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确保造瘘管位置正确,功能正常。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护理方案或提示特别注意事项。
正确的膀胱造瘘管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持清洁、观察尿液变化、遵循医生指导是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