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培养:尿常规未必能检测出所有细菌,进行尿培养可以更精确地识别病原体。尿培养在24-48小时内有初步结果,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及具体的致病菌。
2.慢性膀胱炎和间质性膀胱炎:这些疾病可能不会在尿常规中表现出明显异常,但仍会引发尿急、尿频、下腹疼痛等症状。慢性膀胱炎是指反复发作的膀胱感染,而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非感染性炎症,需通过膀胱镜检查确诊。
3.其他泌尿系统问题:肾结石、膀胱结石或肿瘤等也可能引起类似于尿路感染的症状,这些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来确诊。
4.性传播感染:某些性传播感染如衣原体、淋球菌感染也可能引起尿路感染样症状,这类感染需要通过特殊的尿液或分泌物培养来确诊。
5.药物或化学品刺激:某些药物或化学品(如洗涤剂、避孕用具)可能刺激尿道和膀胱,引发症状。这需要详尽的病史询问和排除其他原因后考虑。
6.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尿路症状。需要结合全身情况和血液检查来评估。
即便尿常规正常但仍有明显尿路感染症状,不应忽视,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