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作用机理:
放疗(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γ射线或者质子束,直接作用于癌细胞DNA,导致细胞死亡或抑制其增殖。
化疗(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全身性地杀灭快速分裂的细胞,包括癌细胞和某些正常细胞。
2.应用范围:
放疗:通常用于局部肿瘤的治疗,例如脑、头颈部、乳腺、前列腺等位置的癌症,也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来消灭残余癌细胞。
化疗:适用于全身性扩散的癌症,例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转移性肿瘤。还常用于缩小手术前的肿瘤或联合放疗提高疗效。
3.副作用:
放疗: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灼伤、乏力、局部组织炎症等。长期可能导致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化疗:典型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功能紊乱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4.治疗流程:
放疗:通常为外科医生和放射肿瘤学家合作制定方案,需进行影像定位、计划设计并多次不同剂量的照射。
化疗:由肿瘤内科医师根据具体病情制定药物类型、剂量和周期,通过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给药途径实施。
5.效果评估:
放疗: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观察肿瘤体积变化以及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效果。
化疗:通过定期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监测药物对肿瘤的控制效果。
选择放疗还是化疗,取决于癌症的类型、分期、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以及预期治疗效果。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是确保最佳治疗效果和最小副作用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