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胃糜烂是胃黏膜出现浅表性损伤,不涉及胃壁深层组织。通常,它是由胃酸过多、药物副作用或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等因素引起。
2.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这些疾病在长期未治愈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胃癌。数据显示,约70%-90%的胃癌患者曾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
3.长期服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会增加胃糜烂及溃疡的风险,从而间接增加胃癌的风险。
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规律饮食也会加重胃糜烂病情,间接增加胃癌风险。
5.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与胃糜烂相关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发生病变,进而提高胃癌的发病率。
对于胃糜烂,应尽早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避免长期服用导致胃黏膜损伤的药物,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饮食,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