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临床评估: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等症状。还需了解既往是否有胆石病、胆道手术等相关病史。
体格检查:查阅患者是否有肝脏触诊时疼痛或肿大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脾大或淋巴结肿大等。
2.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通常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表明感染存在。
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可能出现异常,提示肝功能受损。
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可能升高,显示体内存在慢性炎症。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用于初步筛查胆管扩张、胆石及肝脏结构变化。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无创性地显示胆管系统的解剖结构,有助于评估胆管狭窄和梗阻情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进一步明确胆管结构异常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不仅有助于直接观察胆管,还可以进行取样和治疗干预。
慢性胆管炎的诊断依赖于综合多方面的检查结果。一旦确诊,应积极开展相应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