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前列腺炎的类型: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慢性细菌性、慢性非细菌性(又称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和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最常见类型,占所有病例的90%以上。这种类型可能没有明确的感染病原体,因此难以完全根治,但症状能够缓解。
2.病程对预后的影响:三十年病史可能说明炎症已经演变为慢性状态,甚至伴随纤维化、钙化等前列腺组织改变。这种情况下,传统抗生素治疗效果有限,但药物联合物理疗法、生活方式调整仍然可以减轻症状。
3.科学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包括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中成药等,用于缓解尿频、尿痛、盆底不适等症状。
理疗方法:温热疗法、超声波治疗、生物反馈技术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前列腺充血和炎症。
行为干预:避免久坐、不憋尿,多饮水以促进尿路冲洗;戒烟酒,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
心理疏导:慢性疾病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情绪,加重病情。心理调节和社会支持非常重要。
4.并发症与预防:慢性前列腺炎若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可能引起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精神压力过大等问题,应警惕并积极干预。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管理型疾病,三十年的病史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改善。规范的医疗指导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