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
膀胱的逼尿肌负责排空尿液,当该肌肉功能减弱或失去协调时,可能导致排尿不完全。逼尿肌功能障碍常见于老年人,可能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有关。
2.尿道梗阻疾病
尽管前列腺彩超显示正常,但仍需排除其他尿道梗阻问题,例如尿道狭窄或瓣膜异常,这些可能造成尿液排出受阻而形成残余尿。
3.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对膀胱排尿过程有重要调控作用。如果存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或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可能导致膀胱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使排尿不完全。
4.膀胱过度扩张
长期憋尿或膀胱习惯性过度充盈会导致膀胱肌肉弹性下降,进而影响正常排尿,导致尿液残留。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干扰膀胱和尿道的功能,导致排尿障碍。
6.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焦虑状态可能导致排尿动力不足,也可出现尿液残留的情况。
若发现持续性残余尿,应及时就医,接受详细的评估与检查,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容积关系测试等,明确具体原因并针对性治疗,以避免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或肾功能损害等进一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