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结构损伤:输尿管内壁覆盖着一层柔软的黏膜,当比较大的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其硬质表面会摩擦、压迫甚至划伤黏膜。这种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引发血尿。
2.炎症反应:结石长期滞留在输尿管内,会刺激周围组织,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炎症过程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可能进一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同时局部小血管容易破裂,也会导致血尿。
3.尿流阻塞:较大的结石可能部分或完全阻塞尿路,使得尿液难以顺畅排出。阻塞后,输尿管壁可能过度扩张,这种压力变化也会导致内壁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血尿。
4.伴随感染:结石停留在输尿管内有时会导致尿路感染。感染不仅会加剧炎症,还可能使黏膜更脆弱,容易在结石摩擦下发生出血。
血尿可能表现为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肉眼血尿)或显微镜检查下发现红细胞增多(镜下血尿)。持续性的血尿需要警惕其他合并症,如严重感染或肾功能受损情况,应及早就医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