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检查的全过程是怎样

2025-02-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内镜观察输尿管内情况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该过程通常包括术前准备、检查实施以及术后处理三个阶段。

1.术前准备:

检查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是否存在泌尿感染等禁忌症。

患者可能需要禁食6-8小时,以避免麻醉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

手术当天需排空膀胱,同时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预防感染。

2.检查实施: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操作,麻醉方式可能为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医生将一根纤细柔软的输尿管镜通过尿道插入膀胱,然后沿着出口进入输尿管以到达目标区域。

在内镜的帮助下,可直接观察输尿管内壁结构,发现异常,如结石、狭窄、息肉等。

如果发现输尿管结石,可以同时使用碎石器械将其取出;如存在病变组织,也可在内镜引导下取样活检。

整个过程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持续30分钟至1小时。

3.术后处理:

结束检查后,为了减少尿路刺激症状,可能会暂时放置一根双J管以保证尿液通畅。

患者需留院观察几个小时至一天,确保无明显并发症后才可出院。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开具止痛药物、抗生素等,并建议多饮水以促进尿液排出。

检查后的短时间内可能出现轻微尿频、尿急或血尿,这通常是正常现象,但如有明显疼痛或大量出血,应及时就医。

输尿管镜检查是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操作,但仍然可能出现感染、输尿管损伤、结石残留等风险,因此术前充分评估和术后密切随访非常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