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常见原因分析
下尿路梗阻: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尿道狭窄或因手术操作导致的炎症水肿,使尿液难以通过尿道排出。前列腺增生在老年男性患者中较为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70岁以上男性患病率可达50%以上。
膀胱功能障碍:包括膀胱逼尿肌无力或膀胱过度充盈导致的急性尿潴留。逼尿肌无力可与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或脊髓病变。
术后因素:引流术后可能出现反射性排尿困难,这是由膀胱内压力的快速变化或疼痛反应引起的短暂功能失调。
2.检查与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膀胱内是否有残余尿量以及是否存在再次梗阻。正常情况下,引流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应低于50毫升。
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如CT或X线造影,用于排除引流不完全或新发梗阻情况。
尿动力学检查:用于判断膀胱收缩功能是否受损,以评估是否存在逼尿肌功能异常。
3.处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如果膀胱内有大量残余尿液,可考虑暂时放置导尿管以缓解急性尿潴留,并观察尿量及颜色。
药物治疗: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若存在膀胱逼尿肌无力,可配合使用促进膀胱收缩的药物。
手术干预:如确诊为严重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可考虑经尿道手术进行疏通。对膀胱临床无功能者,可能需考虑膀胱造瘘等永久引流方案。
康复训练:对部分功能性障碍患者,可通过膀胱功能训练逐步恢复自主排尿能力,例如按时排尿或利用热敷刺激会阴部诱导排尿。
上述情况大多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治,特别是老年人群,其身体代偿能力较弱,延误治疗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膀胱壁损伤或感染性休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