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临床表现初步评估
输尿管狭窄通常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一侧或双侧腰痛、血尿、排尿困难或反复泌尿系感染。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手段,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常见病因包括先天性输尿管畸形、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压迫、外伤后疤痕形成以及炎症性疾病。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用于观察肾脏大小、形态以及是否存在积水,对判断输尿管上游梗阻情况有重要意义。
静脉肾盂造影:通过注射对比剂后观察泌尿道显影,可明确狭窄部位和程度。
CT扫描或CT泌尿造影:精确显示输尿管的解剖结构及周边组织,有助于发现狭窄的具体原因,如结石或肿瘤。
核医学肾图:评估患侧肾脏的功能状态以及尿液流出受阻的程度。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查看是否有血尿、白细胞尿等提示感染或损伤的指标。
尿培养:排除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
肾功能检测:如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以了解肾脏功能是否受到损害。
4.内镜检查
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通过直视观察输尿管内腔,明确狭窄的部位和病因,如肿瘤、炎症或外伤后瘢痕。
如果需要,还可结合活检获取病理标本进行进一步分析。
5.其他常见辅助检查
磁共振成像:在特定情况下,如怀疑腹膜后纤维化导致输尿管受压时,可帮助明确外部压迫的病因。
动态排泄试验:通过对比前后尿液流动情况,进一步确认狭窄的严重程度。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明确输尿管狭窄的具体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