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的病理生理是什么

2025-02-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肺结节是一种局限性、直径小于3厘米的球形或类圆形病变,通常由炎症、感染、肿瘤等多种原因导致。其病理生理机制与组织异常增生、纤维化或病原体感染引发的局部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1.组织异常增生:肺结节可能由细胞异常增殖引起。例如良性病变如错构瘤,因局部细胞增殖失控而形成;恶性病变如肺癌早期,由不受控制的肿瘤细胞分裂导致。

2.局部炎症反应:慢性炎症性疾病,如肺结核或真菌感染,可能触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厚并形成结节。肺内肉芽肿也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结节,其特征是由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聚集形成的结构。

3.病原体感染: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寄生虫或某些真菌,可在肺部形成局限性病灶,进而表现为肺结节。这类结节通常伴有坏死、钙化或其他特征性变化。

4.纤维修复过程: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肺部可能出现过度纤维化,形成瘢痕性结节。这一过程通常见于既往感染或外伤后的恢复阶段。

5.血管异常:肺部血管异常,如动静脉畸形,可能表现为肺结节。在这种情况下,异常血管团可能通过影像学检查被误认为实质性结节。

肺结节的成因复杂,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不同类型的结节需要区别对待。结合影像学特征、生物标志物和穿刺活检等手段,可更明确判断其性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