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定义和类型
肺结节通常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部异常影像学表现,根据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统计数据显示,约60%-70%的肺结节属于良性,多由感染、炎症或瘢痕形成引起,而恶性肺结节占比相对较低,但需要警惕。
2.良性肺结节的特点与病程
良性结节通常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并且影像学特征多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例如,钙化的结节往往提示良性病变。若经长期随访发现无明显变化,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3.恶性肺结节的风险因素
恶性肺结节病程相对较重,可能是早期肺癌的表现。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大于40岁、吸烟史、家族肿瘤史和职业暴露史等。恶性结节特征常表现为边缘毛刺状、不规则或快速增大,这些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评估及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4.诊断的重要性
影像检查,如CT扫描,可帮助判断肺结节的大小、形态和密度;PET-CT可以评估其代谢活性。对于不确定性质的肺结节,必要时需进行气管镜检查、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
5.病程管理与随访
小于6毫米的结节一般定期复查即可;直径6-8毫米的结节建议3-6个月后重复CT检查;直径大于8毫米,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早期恶性结节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后,治愈率可达80%以上。
肺结节并非一定意味着严重疾病,但需要科学评估和规范管理,以避免潜在风险被忽视或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