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容量增加:怀孕期间,母体血容量会增加约30%至50%,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这种血容量的增加会导致心脏需要额外工作,以满足全身和胎盘所需的血流量,从而可能引起心律不齐或心悸。
2.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会对心脏及其电传导系统产生影响。这些激素可以导致心率加快,并可能导致一些女性在孕期出现心律失常。
3.心脏负担增加:随着胎儿的生长,心脏的负荷逐渐增加,因为它必须泵送更多的血液来满足扩张的母体循环系统以及胎盘的需求。这可能会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则。
4.体位变化:妊娠后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在躺下时可能导致血流受阻,这会引起心跳加速或不规律。
5.电解质失衡:妊娠反应如呕吐可能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失衡,这也可能影响心律。
大多数情况下,孕期的心脏跳动异常是暂时且无害的,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应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定期产前检查有助于监测心脏健康并及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妊娠期间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