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不良
消化系统功能弱可能导致食物未被充分分解吸收,从而引发较少量、不成形的大便。常见于暴饮暴食、不规律饮食或胃肠功能减退的人群。
2.膳食纤维不足
若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膳食纤维过少,会减少粪便体积,影响其成形。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全谷类和坚果。
3.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调会影响粪便性状,使大便变得稀软或不规则。有时滥用抗生素或生活方式改变是诱因。
4.慢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变化可能与肠道炎症或功能性疾病有关。这些疾病通常伴随反复发作的症状,如排便习惯改变。
5.水分摄入不足或者丢失过多
饮水量不足或身体因出汗、呕吐、腹泻等失去大量水分时,大便含水量也会受到影响,进而无法正常成形。
6.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可能干扰肠胃神经调节功能,导致排便异常。
7.潜在其他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或胰腺疾病等,也可能造成上述症状,但这些情况相对少见。
大便少且不成形的出现可能与多个因素相关,建议观察饮食、生活习惯是否需要调整。如果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体重下降,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