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30年还能治愈吗

2025-02-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目前无法通过现有医学手段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复发,并改善生活质量。即使患病30年,治疗仍然有意义。

1.病程与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病程可能会导致肠道结构的慢性损伤,但并不意味着难以控制症状。研究表明,通过规范治疗,70%以上的患者能够实现临床缓解,即症状显著减轻甚至消失。

2.治疗方法的选择:

(1)药物治疗是核心,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色拉秦)、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等。长期用药可维持缓解状态并减少复发风险。

(2)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药物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例如全结肠切除术。这种手术虽然是根治性措施,但需根据个体情况仔细评估。

3.长期并发症的筛查:

患病超过8-10年的患者,尤其是广泛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癌的风险增加。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一般建议每1-2年接受一次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4.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戒烟、充足睡眠及心理疏导可有效辅助病情管理。压力可能诱发疾病活动,因此需要良好的情绪管理。

溃疡性结肠炎虽为慢性疾病,但通过药物、手术以及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可实现长期有效控制,显著提高生命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