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脏形态和大小变化
早期肝硬化可能出现肝脏轻度增大,尤其是左叶或尾状叶体积增大,而右叶可能相对萎缩。
随着病情进展,肝脏表面可见不规则,呈结节样改变。
晚期肝硬化以肝脏缩小为主,肝实质回声减弱或粗糙,提示纤维化明显。
2.肝包膜及回声特征
肝包膜可出现局部凹陷或增厚,显示为表面不平整。
肝实质内部常呈弥漫性粗颗粒回声或高低回声交替分布,提示结节形成。
3.门静脉及脾脏异常
门静脉直径增宽(通常大于13毫米)是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征象,同时血流速度减慢甚至反向。
脾脏增大显著,多数脾脏厚度超过40毫米,提示脾亢存在。
4.腹水及相关并发症
腹水可在肝硬化晚期观察到,表现为腹腔内无回声暗区。
部分患者可合并胆囊壁增厚、肝内胆管扩张等异常。
5.肝内血管结构改变
肝内血管网模糊或中断,提示血管受纤维组织压迫或闭塞。
在严重病例中,可观测到侧支循环,如胃底静脉曲张或食管静脉扩张。
B超检查是评估肝硬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能完全取代其他诊断方式。结合病史、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像学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判断病情,并及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