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血液和粪便检查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度升高,但并不是慢性胰腺炎的特异性指标。
血糖水平:长期慢性胰腺炎可能引发胰岛功能障碍,导致血糖异常。
粪便弹力蛋白或脂肪试验:用于评估外分泌功能是否受损,慢性胰腺炎晚期通常会显示脂肪吸收不良。
2.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胰腺导管系统、钙化和结构异常,是非侵入性检查中最推荐的方法。
腹部超声:初步筛查胰腺形态变化,如胰腺不均匀回声或导管扩张,但对深部细节的观察较有限。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检测胰腺钙化、假性囊肿等改变,对慢性胰腺炎有较高敏感性。
内镜超声:是一种高分辨率检查技术,可早期发现胰腺组织纤维化和微小结构改变。
3.功能性试验
胰腺直接刺激试验:通过刺激胰腺分泌消化液并检测量和成分,可更准确评估外分泌功能,但操作复杂且少用。
非直接测试:包括测定尿液或呼气中的标志物代谢产物,用于判断脂肪消化代谢功能。
4.胰腺活检
在影像学结果不明确或怀疑恶性病变时,可通过活检取得组织学证据,但因其侵入性,仅在必要时进行。
慢性胰腺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和功能学评估,单一检查可能不足以明确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