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光的发生机制:散光主要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弧度不规则引起的。这种不规则性导致光线经过折射时无法汇聚到一个清晰的焦点,而是在视网膜上形成多个焦点或焦点范围扩散。当光线不足时,这一现象会更加明显,造成图像模糊和变形。
2.晚上光线不足对散光的影响:夜晚光线较暗,瞳孔为了吸收更多光线会扩大直径。瞳孔扩大后,角膜和晶状体的不规则更容易暴露,导致光线的折射问题加剧。散光患者在夜间比白天更容易感受到模糊、炫光或重影。
3.正常视力在夜间的表现:没有散光的人群即便在夜间视物,也能够相对清晰地看见目标。这是因为其角膜和晶状体表面的弧度规则,光线在通过屈光系统后可以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不受光线强弱明显影响。
4.实际生活中的差异:散光患者在驾驶时可能会特别注意到视力的局限性,例如路灯或车灯会出现眩光或放射状的光晕;而正常视力者对这些光线刺激的敏感度较低,可以更轻松地辨别对向车辆和道路标志。
尽早检测并矫正散光对于保障夜间活动的视觉质量十分重要。如果出现夜晚视物不清、头晕或眼睛疲劳,应当及时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