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瘘形成原因:
肛瘘通常是由于肛腺感染导致的肛周脓肿未能完全愈合,脓肿自行破溃后在皮肤上形成瘘管。
统计数据显示,约有30%-50%的肛周脓肿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肛瘘。
2.症状表现:
瘘管可表现为肛门附近的异常开口,可能会周期性流出带有臭味的分泌物或少量血液。
患者可能还会感到局部疼痛、瘙痒或不适,尤其是在排便时症状加重。
3.高危因素:
长期便秘或腹泻可能增加肛腺感染的风险。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肛瘘。
外伤、手术史和不良的肛周卫生也可能成为诱因。
4.治疗方式:
手术是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等,根据瘘管位置和复杂程度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手术后的康复过程需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感染,并定期复查。
肛门口出现小洞需要尽早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以免延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