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花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1.一期梅毒:
通常在感染后2-6周内出现。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溃疡,医学上称为“硬下疳”。
多数情况下硬下疳出现在生殖器部位,但也可能出现在口腔或直肠。
硬下疳通常不会引起疼痛,并且在几周内自行消退,即使不进行治疗。
2.二期梅毒:
如果未及时治疗,一期梅毒可以进展到二期梅毒,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后的几周至几个月内。
典型症状包括全身性皮疹,尤其是手掌和足底。
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喉咙痛、头痛、肌肉疼痛、疲劳等全身症状。
还可能有黏膜斑(口腔、阴道或肛门的白色病变)、脱发、肝脾肿大等表现。
3.潜伏期梅毒:
在二期梅毒症状消退后,梅毒进入潜伏期,此时没有明显症状,但病原体仍在体内存在并可检测到。
潜伏期分为早期(感染后2年内)和晚期(感染2年以上),早期潜伏期具有传染性。
4.三期梅毒:
未经治疗的梅毒感染者,有约15-30%可能发展到三期梅毒,通常在初次感染10-30年后出现。
主要表现包括心血管系统损伤,如梅毒性主动脉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痨。
还可能出现结节性皮肤病变,称为“梅毒性肉芽肿”,影响皮肤、骨骼及其他器官。
梅毒是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正规治疗。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高风险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