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龙胆泻肝丸
主要成分包括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木通等。
用于清肝火,利湿热。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胁痛、口苦、尿黄等症状。
2.茵陈蒿汤
主要成分为茵陈蒿、栀子、大黄。
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及肝胆湿热证,表现为身目俱黄、发热、腹胀、小便不利等。
3.五苓散
主要成分为泽泻、白术、猪苓、茯苓、桂枝。
擅长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可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症。
4.大柴胡汤
主要成分有柴胡、黄芩、半夏、枳实、大黄、芍药、生姜、大枣。
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导滞的功效。常用于肝胆湿热导致的胁痛、胸闷、呕吐、便秘等症状。
5.小柴胡汤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主要功能是和解少阳、调理肝胆。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症。
肝胆湿热的症状复杂多样,选择合适的中成药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同时,在服用中成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肝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