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阴虚火旺:阴虚指的是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滋润和涵养身体,导致虚火上炎,使得孩子在睡眠时出汗。中医认为,心、肺、肝、肾等脏腑的阴虚都可能造成小儿盗汗。
2.气虚不固:气虚即体内的气不足,导致卫外不固,夜间容易出汗。这种情况多见于体质较弱的小儿,表现为盗汗、面色苍白、精神疲倦等症状。
3.湿热内蕴:湿热之邪侵袭体内,困阻脾胃,使体内水液运化失常,积聚成为湿热,从而出现盗汗。此类患儿多伴有口臭、食欲不振、大便黏滞等症状。
4.饮食失宜:饮食不当,如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体内湿热内生,也会引发盗汗。
5.情志因素:小儿情绪波动较大,如长期受到惊吓、压力大等,往往影响心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导致盗汗。
中医治疗小儿盗汗多采用辨证施治的办法,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调理。如阴虚火旺者,多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气虚不固者,则采用益气固表的方法;湿热内蕴者,需清热利湿;饮食失宜者,以健脾和胃为主;情志因素导致的盗汗,则要调畅情志。
预防小儿盗汗,建议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居室环境适宜,避免过度保暖;合理饮食,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快,规律作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