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来源:
类癌: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分布在体内多个器官如消化道、肺等处。
癌:通常来源于上皮细胞,涵盖范围更广,包括胃癌、肺癌、乳腺癌等。
2.组织学特征:
类癌:在显微镜下,类癌细胞通常呈现均一的圆形或卵圆形,核周区有明显的颗粒状分布。这些细胞具有分泌功能,可产生多种激素。
癌:癌细胞形态多样,常见不规则的细胞及核形,核异质性明显,有较高的增殖指数。
3.临床表现:
类癌:因其分泌功能,类癌可导致类癌综合症,出现面部潮红、腹泻、气喘等症状。类癌生长缓慢,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癌: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肿瘤所在部位。常见症状包括疼痛、出血、体重减轻、乏力等。进展快,易转移。
4.预后:
类癌:由于生长速度较慢,且对放射治疗和化疗反应较好,预后相对较好,但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癌:因类型繁多,预后差异大,但总体上恶性程度较高,预后相对较差。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类癌和癌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包括来源、组织特征、临床表现和预后。针对这两种疾病,应进行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以获取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