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骨密度扫描:通常用于评估骨密度水平,能够帮助诊断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这种检查主要关注的是骨矿物质的含量而非肿瘤的存在。
2.X光检查:X光可以显示骨骼结构的变化,有时可以看到骨肿瘤引起的异常。某些小型或早期的骨肿瘤可能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检查。
3.CT和MRI扫描:这两种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更详细的骨骼和周围组织的图像,更有助于识别和评估骨肿瘤。MRI尤其擅长显示软组织对比,可以更好地判断肿瘤的特性。
4.核医学骨扫描:这种检查可以检测到骨代谢活动的增加,常用于发现骨转移。它并不能明确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因此仍需结合其他影像学结果。
5.活检:如果怀疑有骨肿瘤,最终确诊往往需要通过活检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
尽管骨质检查在初步筛查中有一定作用,但确定骨肿瘤通常需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包括CT、MRI及病理活检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