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发烧是机体对感染或炎症的免疫反应,其核心问题在于感染源的控制和退热。拔罐通过负压作用刺激皮肤和局部组织,虽然有助于缓解一些病症,但通常用于非急性期的调理,发烧期间并无法直接改善病因。
2.拔罐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这可能进一步增加散热,导致机体代谢加速,加重发热状态。同时,局部皮肤的负压还可能引起微小损伤,为细菌或病毒提供侵入途径,增加感染风险。
3.发烧常伴随虚弱、脱水等表现,而拔罐可能引发短暂性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对身体恢复造成干扰。在高烧(体温超过39℃)的情况下,拔罐还可能诱发低血压或晕厥等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4.临床上,治疗发烧的首要任务是寻找原因,如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引起)、免疫系统紊乱等,并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而不是选择可能增加身体应激反应的干预方式。
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以休息、多喝水和适当药物降温为主,同时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避免盲目使用非必要的辅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