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完针后进行拔罐的作用是什么

2025-05-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扎针后拔罐是一种结合针灸与拔罐的中医疗法,主要目的是增强治疗效果。针灸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疏通气机,而拔罐能够行气活血、祛风除湿,两者联合使用能相辅相成。

1.促进气血循环: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而拔罐则通过负压作用,加速局部血液循环。针罐结合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2.加强祛湿排毒:拔罐时形成的负压能够将体内多余的湿气和寒气“抽离”皮肤表面,同时配合针灸调整体内气机,进一步提高排毒作用。这对风湿性病症或湿气较重的个体尤为有益。

3.强化镇痛效果:针灸可以通过调整神经系统活动起到镇痛作用,而拔罐的机械刺激又可直接缓解组织张力,提高止痛效果。两者结合在治疗慢性疼痛、颈肩腰腿痛等问题上效果显著。

4.提高治疗效率:拔罐后的负压环境能够使针灸引发的气血流动更加顺畅,有助于加强治疗效能,缩短疗程时间。

5.增强温经散寒的功能:对于寒性疾病,针灸配合拔罐能够更有效地驱散体内寒邪,改善受寒部位的僵硬感。

需注意,针灸后拔罐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例如孕妇、皮肤破损者、出血倾向者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人群应避免使用。操作中需要专业人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穴位与拔罐时间,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