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阶段交替异常
人类的睡眠分为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其中非快速眼动期又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正常情况下,这些阶段会按照一定顺序循环。当睡眠结构被打乱,例如长时间停留在浅睡眠阶段而无法进入深睡眠或快速眼动期,可能导致似睡非睡的感觉。
2.精神压力或焦虑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可能影响入睡后的神经调节功能,使大脑难以完全放松。数据显示,约30%-40%的焦虑障碍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睡眠质量下降以及睡眠不稳的情况。
3.睡眠环境或习惯问题
睡前受到强光刺激、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室内温度不适宜或噪音过大,都可能使人频繁从浅睡眠中短暂醒来,进而感到似睡非睡。
4.相关疾病或身体状况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引起反复短暂性觉醒,从而影响睡眠完整性。
(2)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夜间不自主的小腿肌肉抽动也可能导致睡眠中断。
(3)其他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心脏问题等,也可能影响睡眠稳定性。
5.药物或刺激物的影响
兴奋剂、某些抗抑郁药物或含咖啡因饮品可能干扰入睡后的自然睡眠节律。酒精虽然可能促使快速入睡,但也会降低深睡眠比例,增加夜间觉醒几率。
6.生物钟紊乱
倒班工作、跨时区旅行或长期熬夜会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片段化,造成似睡非睡的主观体验。
若该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且未明显影响日间活动,通常无须过度担忧。但如若长期困扰,应警惕潜在疾病或生活习惯问题,并建议及时调整作息规律,同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