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补充睡眠
通宵后优先安排一次高质量的补眠。建议次日上午或下午补眠2-4小时,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接下来的几天要保证规律作息,每晚保持7-8小时睡眠,以逐步恢复生物钟平衡。
2.饮食调节
起床后可选择富含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早餐,如全麦面包、鸡蛋和牛奶,帮助维持血糖稳定和能量供给。
饮用适量绿茶或咖啡提神,但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一日三餐应均衡搭配,多摄入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避免油腻食物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3.适度运动
进行轻松的活动,如散步或简单拉伸,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疲劳感。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无充分休息情况下,以免导致肌肉损伤或进一步耗尽体力。
4.心理调节
尽可能减少压力,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神经系统,改善注意力和情绪状态。
避免强迫自己过度集中精力,给大脑一定时间恢复思考和记忆能力。
5.补充水分
通宵容易导致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建议全天小口多次饮水,并可饮用电解质饮料以补充流失的矿物质。
6.避免额外刺激
避免摄入酒精和尼古丁,这些物质会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并延长恢复时间。
通宵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包括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以及认知能力减弱,应尽量避免持续如此行为。如长期通宵或身体多次出现不适迹象,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