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睡眠时长:成年人通常需要7到9小时的睡眠,但个体差异可能存在,心肌缺血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以确保白天有充足的精力。
2.固定作息: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建立生物钟的规律性,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3.环境优化:确保睡眠环境舒适,包括控制光线、噪音和温度。光线过亮或噪音过大都会干扰深度睡眠。
4.饮食注意: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大量食物,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入睡时间和睡眠深度。
5.放松活动:可尝试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阅读、冥想或深呼吸,帮助身心进入安静状态。
6.电子设备:限制睡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
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对心肌缺血患者的重要康复有益,还能促进整体健康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