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合理性与科学性
部分中药材被认为具有护肝、抗炎或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例如,五味子具有护肝效果,可帮助维持肝细胞的完整性;丹参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慢性肝炎引起的炎症。中药并非适用于所有乙肝患者,对病情较为严重或伴随其他慢性疾病者可能存在风险。
2.潜在风险
一些中药材含有毒性成分,如黄药子、雷公藤等,可能直接损伤肝脏,诱发药物性肝损伤。过量或长期服用某些中药也可能导致肝酶升高,恶化已有的肝脏问题。统计数据显示,药物性肝损伤中约25-30%与中草药滥用有关。
3.个体化治疗
乙肝患者的病情差异较大,包括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和纤维化程度等,因此中药的使用需要因人而异。有些患者适合中药调理,而另一些患者可能需要优先接受抗病毒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4.结合现代医学
中药材通常作为辅助疗法使用,不应替代抗病毒药物或其他临床治疗手段。目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其作用明确且经过严格验证。中药材宜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进行补充。
乙肝患者若准备服用中药材,应详细咨询肝病专科医生的建议,并定期监测肝功能,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注意避免自行购买和随意搭配中药材,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