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急性肝炎:当乙肝病毒感染导致急性肝炎时,肝细胞受到损伤,影响胆红素代谢,从而导致其水平升高。此时,患者通常会出现黄疸和肝区疼痛等症状。
2.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在这个阶段,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引起肝细胞持续性损伤,可能导致胆红素处理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3.肝硬化:乙肝长期不愈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这种情况下,肝脏结构发生变化,肝功能严重受损,明显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其升高。
4.胆道阻塞:虽然较少见,但如果乙肝伴随胆道疾病,如结石或肿瘤,可能直接导致胆道阻塞,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结果是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5.药物及毒物损害:一些药物或毒物可能对乙肝患者的肝脏造成额外负担,进一步加剧肝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胆红素升高。
需要密切监测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变化,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