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介入治疗后面积增大应如何处理

2025-05-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血管瘤介入治疗后,如果出现面积增大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血管瘤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将硬化剂或栓塞材料直接注入血管瘤内,从而减少供血,达到缩小血管瘤的目的。有时在治疗初期可能会因为炎症反应或血液供应变化导致短暂性增大。

2.如果面积持续增大,可能意味着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例如非目标区的组织损伤、再通血管等。此时,可能需要再次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明确病变情况。

3.治疗方案的调整可能包括增加介入治疗次数、选择不同的硬化剂或栓塞材料,或者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4.术后密切观察和随访也是关键,定期到医院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变化。

血管瘤介入治疗后的监测和随访非常重要,若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