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水肿和低氧血症等症状。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包括心脏充盈压增加、心输出量下降以及全身性循环障碍等。
2.在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后,患者的短期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可高达10%至15%,其中大多数死亡事件发生在前几天,特别是在48至72小时内。
3.从急性心力衰竭的自然病程来看,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症状出现的最初几个小时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使用利尿剂以减轻液体潴留、应用血管扩张剂以降低心脏负担及必要时实施机械辅助支持等手段。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其在短时间内的死亡率较高。对于疑似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当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处理,以降低死亡风险和提高生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