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散瞳的目的:远视者特别是儿童,由于调节力较强,眼睛能够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来增强对焦能力,在常规验光时可能掩盖真实的屈光状态。散瞳通过药物作用暂时麻痹睫状肌,使眼睛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可以更精确地判断远视程度。
2.使用的药物:常用的散瞳药物包括托吡卡胺、阿托品等。托吡卡胺通常作用时间较短,持续4-6小时,而阿托品则作用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天至一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3.检查过程:散瞳药物滴入眼睛后,需要等待10-30分钟以充分发挥作用,然后利用检影镜或其他设备进行验光检查。这种状态下,测量结果更加接近受检者的真实屈光状况。
4.注意事项:散瞳后可能引起短暂的不适,如畏光、视近模糊等,这些症状随药效消退逐渐缓解。在使用阿托品时,还需注意避免药物吸收入鼻或口中,以防全身反应。
散瞳验光帮助诊断远视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于儿童屈光问题的矫正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需严格遵循专业指导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