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人眼的成像原理:正常情况下,平行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后,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导致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就已经汇聚,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
2.凹透镜的作用:近视眼镜通常采用凹透镜。凹透镜能够将进入眼睛的平行光线适度发散,使其在进入角膜之前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当经过角膜和晶状体进一步折射时,这些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恢复清晰成像。
3.镜片参数的设计:近视眼镜的矫正度数以“负球镜”表示,例如-2.00D或-5.50D,“D”为屈光度单位。度数越大,镜片的发散能力越强,对应的近视程度也越高。镜片的中心较薄,边缘较厚,这是凹透镜的典型结构特征。
4.特殊需求的镜片:一些近视患者还可能伴有散光,需要使用柱镜与球镜的组合镜片来矫正散光问题。同时,不同年龄段、职业需求和生活习惯的患者有时需要选择防蓝光、抗辐射或渐进多焦点镜片,以满足更多个性化要求。
合理佩戴近视眼镜不仅能提升日常视觉体验,还能避免因视物不清导致的头痛、眼疲劳等问题,应定期复查确保镜片度数与实际需求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