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眼轴长度稳定
眼轴是指角膜到视网膜黄斑中心的距离。视力良好的人通常眼轴长度适中,约为24毫米,这使得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后,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眼轴过长或过短,可能导致近视或远视,但在眼轴发育趋于稳定后,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
2.屈光系统协调
屈光系统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房水组成。视力正常的人,其角膜曲率适中,晶状体调节能力较强,屈光力始终能满足远近不同视物需求,因此度数保持稳定。
3.遗传因素影响
遗传在视力健康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家族成员大多没有屈光不正的遗传倾向,则子女眼睛更有可能保持良好的屈光状态并避免度数变化。
4.用眼习惯合理
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视力的稳定至关重要。包括遵循“20-20-20”规则(每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眺望20英尺远处),确保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以及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长时间近距离阅读。
5.环境因素保护
光照条件适宜、书桌椅高度合适、屏幕亮度合理等都会降低眼睛疲劳和屈光变化的风险,从而帮助度数维持不变。
6.年龄因素差异
在成年后,眼球发育基本完成,眼轴长度和屈光能力趋于稳定,不易再发生显著变化。而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由于眼球尚未完全发育,用眼过度可能会导致近视度数增加。
视力良好而度数不增加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关注眼部健康时,应坚持定期检查视力,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并注重日常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