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能力不足:角膜与晶状体是眼睛的主要屈光介质,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使进入眼睛的光线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较小,就会导致屈光能力下降,从而使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
2.眼轴长度过短:眼球前后方向的长度称为眼轴。正常情况下,眼轴长度大约为24毫米左右。如果眼轴过短,光线聚焦的位置就会偏离视网膜,形成远视。而这种情况往往与遗传因素或个体发育未完全有关。
3.年龄相关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降低,调节能力减弱,这种现象被称为老视,一种特殊的远视类型。虽然不属于先天性的远视,但其本质仍然是光学系统不能将近距离物体清晰成像在视网膜上。
4.儿童时期的生理性远视:许多儿童在生长发育早期表现出轻微的远视,这是因为眼轴尚未完全发育,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身体发育,眼轴逐渐拉长,大多数儿童的远视症状会自然改善。
远视不仅影响视觉质量,可能还会导致视力疲劳、头痛等问题。注意定期检查眼健康,早期识别并矫正视力异常,有助于避免长期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