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肺结核治疗:
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肺结核的核心方法,通常需要持续6到9个月。
常用的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
定期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伤,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2.肺空洞的处理:
是肺结核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细菌在体内更迅速扩散。
在有效药物治疗下,部分空洞会随病情改善而愈合。
若空洞引起严重临床症状或影响呼吸功能,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3.糖尿病管理:
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提高整体免疫力,促进肺结核的康复。
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需要注意某些抗结核药物可能影响血糖水平,因此需监测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
4.综合管理:
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呼吸科、内分泌科和营养科等,确保治疗的协调性。
定期进行体检与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多方面的治疗方案,通过相互作用与支持,可以有效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适时调整治疗策略是成功管理这三种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