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便秘和消化问题:长时间憋大便会导致肠道内粪便水分被过度吸收,使得粪便变干变硬,进而引发便秘。还可能引起腹胀、腹痛等消化不适症状。
2.痔疮风险增加:憋大便会导致直肠和肛门周围血管承受过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可能形成痔疮。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也可能需要医学干预以缓解症状。
3.肠道菌群失衡:粪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中可能导致有害细菌过度生长,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平衡。这不仅影响消化系统功能,还可能对整体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潜在的大肠疾病:持续憋大便可能增加患结肠癌或其他大肠疾病的风险。粪便中的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时间过长,可能诱发细胞异常增生。
5.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不规律的排便习惯可能导致焦虑和精神压力,进一步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情绪稳定性。
为了保持健康,应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并在感到便意时及时如厕。同时,摄入足够的纤维、水分和进行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正常的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