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一岁以下婴儿发生气道异物梗塞时,首先判断其是否完全梗阻。如果婴儿能咳嗽、哭闹或发出声音,说明气道部分通畅,应鼓励其自行咳嗽,不要随意干预。但如果出现无法哭闹、咳嗽无力、面色青紫等完全梗阻症状,则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2.急救方法包括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两种技术。让婴儿俯卧在救助者的前臂上,头低于躯干,用手托住婴儿头颈部,另一只手以适当力度在其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这称为背部拍击。将婴儿翻转为仰卧,将其放在大腿上或坚硬平面上,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进行5次胸部按压。交替进行背部拍击与胸部按压,直到异物排出或专业医务人员到达。
3.抓起婴儿双脚倒吊不仅不能有效解除梗阻,还容易导致异物进一步下滑至气管深处,加重梗阻。婴儿头部较重,倒吊姿势会对颈椎产生额外压力,可能造成颈部损伤。剧烈摇晃婴儿也可能导致脑部损伤,如婴儿摇晃综合征。
4.如果经过多次急救措施仍未排除异物且婴儿意识丧失,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术。在等待专业救援期间持续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争取时间。
为了避免发生气道异物梗塞,日常生活中应防止婴儿接触小物件,食物应切成小块并充分烹煮后喂食。成年人应熟练掌握相关急救技能,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